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作文,天净沙·秋思小作文100字

  • 2022-11-10

一路走来便来到这里,我彷徨于此,已经步履维艰;这一片便是我的风景,离开你的世界,像青青的树藤枯萎衰老。已没了蔓延的青春可以燃烧。我像雨,而你是那迁徙的候鸟,一直习惯感应我的到来而迅速掩藏;你像风。

知诗人

解诗题

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失为对京西古道沧桑的写照。 据《中国文学史》和其它一些资料记载,马致远(1250—1324年)字千里,号东篱。大都 (北京)人。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戏曲家马致远所写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小作文100字。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天净沙秋思联想作文500字。点明了时间和主题,以诗人的角度天净沙秋思作文。

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 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小作文:天净沙 秋思 枯朽的老树上,几只乌鸦于黄昏飞回。小木桥、住在小溪流旁的人家,汇聚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分为套曲和小令,天净沙秋思400字作文,套曲由几支曲子构成,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曲和杂剧的最大区别在于杂剧有宾白(人物对白、旁白或独白)、科介(舞台说明,规定人物的动作,表情及上下场等),套曲只有唱,天净沙·秋思改写成小短文,如果加上了念科白等,也就成了杂剧。

篇一:初二第六单元作文:天净沙秋思改写 瑟的秋风无情地向我袭来,也同时侵蚀着我的灵魂。我孤独地行走在异乡,陪伴我的只有那匹朝夕相处、瘦骨如柴的老马。经过多天的流浪,它早已跟我一样,疲惫不堪。

作文《天净沙•秋思》600字 已是深秋,我孤身一人漂泊在外,流落他乡。我与朝夕相伴已瘦骨嶙峋的马儿在荒凉的蜿蜒古道上踽踽而行。黄昏时,秋风飒飒,我迎着风,走过那被枯藤缠绕的老树。遥想当初。

元曲如果按照字数分: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小令有《采莲令》、《留春令》、《如梦令》等。

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 改写:深秋萧瑟的黄昏,寂寞的古道笼罩在一片沉沉的暮色之中。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

有人说马致远是一种情调,在中国,马致远并非简单代表某个古代诗人的名号,而是混同于那首名叫《天净沙秋思》的小令,成就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马致远意境。马致远就是枯藤,马致远就是老树,马致远就是昏鸦。

中调诗歌如“临江仙”、“一剪梅”、“蝶恋花”、“钗头凤”、“渔家傲”、“青玉案”、“江城子”、“破阵子”、“苏幕遮”等。

长调民歌如《查干套海》、《牡丹梁》等。

天净沙·秋思作文1 “呀,呀”,一只老鸦在天上盘旋 最后,无可奈何地回了那摇摇欲坠的“家” 树枝一阵颤动 似乎发出了最后的叹息 小桥流水人家 这里那曾经碧绿的水池哪去了。

明诗意

悟诗情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

这首小令,开头几句用了九个词语写了九处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天净沙·秋思作文1000,将作者置于特定氛围中,表现出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愁苦悲哀之情。

学写法

高频考题

天净沙秋思作文1 我慢慢走在夕阳下,太阳的余辉把我孤独的影子拉得斜长。 已是黄昏时分,一切的一切都被镀上了金边。秋风吹来,丝丝凉意钻入袖内。前面隐约有个小村庄,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凄凉,一如我的心境。

扩写仿写

拓展

手写笔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