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卷语文2017作文,2017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作文

  • 高考作文
  • 2022-10-01

语文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语文素养的提升也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课堂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教什么、提升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首先,2017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作文,“听”这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听老师讲解《沁园春·长沙》,我们感受到了伟人的气魄和胸怀;听鲍国安先生朗诵《赤壁赋》,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的豁达和豪迈;听同学们探讨《记念刘和珍君》,我们感受到了青年的热血和执着。聆听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欣赏名家感人肺腑的朗诵,我们提高了审美情趣,增长了欣赏水平,语文素养在倾听中慢慢提升。

回全国卷II:根据古诗句自拟文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

其次,“说”在语文课堂上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成为提升语文素养重要的手段,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2016年全国二卷语文作文。在《再别康桥》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不舍情思;在《中国梦》的演讲中,我们体会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能否以成败论英雄”的辩论中,我们体会到了哲思的巨大魅力。在说中悟,在悟中提升语文素养。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李清照的一句词,也不愧是李清照的词,写出了李清照的独特心性和不俗气质。何必去寻求和别人一样浮华艳丽的外表,没有脂粉钗裙。

除了看课外书,我总是被妈妈催促着,监督着学习。就象一头不肯往前走的牛,被人鞭打着,吆喝着,才肯往前走。因此,我从来都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可是,这学期,我逐渐改变了对学习的看法,从学习中体会到了乐趣。

2017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篇1 社会总是会慷慨地给予孩童一份特别的关爱,这关爱中又无疑杂着些许歆羡:看那些孩子,比起翁妪,甚至比起我们,他们有明亮的眼,有光洁的皮肤,更有纯粹的心灵。单纯、柔软、好奇并敬畏着世界,赤子之心即是如此。

2017年高考全国2卷满分作文例文1做人要有格局经常听人讲怎样做人,听到很多真知灼见,其中有一句“做人要有格局”,让我印象深刻。格局是什么?我理解,格局就是眼光、气度和胸怀。央视不是有一句广告词吗:“心有多大。

回2017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讲评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二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再次,“读”作为提升语文素养最有效的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最大。我们对《荷塘月色》进行品味和鉴赏,感受语言之美;我们对《拿来主义》进行思考和领悟,感受思辨之强;我们对《宇宙的边疆》进行阅读和理解,感受着自然之神秘,2018年全国二卷语文作文。通过这些优秀篇章的赏读,2017年语文全国一卷作文,我们全面提高了语言鉴赏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升了语文素养。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24篇一、全国II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

最后,“写”是语言表达运用的重要方式,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都可以在写作中呈现,没有“写”,语文素养就无法从根本提升。我们写作《难忘的瞬间》,表达生活的感动;我们写作《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自然的美景;我们写作《我心中的孔子》,赞美先贤的智慧。写作完成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全国二卷语文作文范文:《悠悠文墨贯古今》《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化亦然。充满变数的时代中,如何护佑传统文化之根?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方能使悠悠文墨,贯穿古今。变数之中。

题目的要求是从自己的语文学习历程中得到的心得体会出发,对语文素养提高的三个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进行分析比较。 故作文的写作方向可由三种方式的优缺点入手。

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了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2017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题目,这是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中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最有效的途径,2017全国乙卷语文作文。当然,除了课堂有效教学之外,课外的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对提升语文素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