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的老师作文,写老师认真负责的好段的作文

  • 责任
  • 2022-11-04

今天这两篇温情的文章出自永正老师之手,他用自己的教学经历告诉大家,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如何用影响与激励成就学生的成长。推荐给大家一读。

老师的责任作文 篇1 新学期刚开始,我们的语文张老师就请了病假,不能给我们上课了。于是,我们的语文课就由代课老师——郭老师给我们上了。 郭老师是七班的班主任。她个子不高,带着一副眼镜,说话声比较低沉。脸色总是黑黝黝的。

为了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我对自己“约法三章”

我总觉得,我们的老师太像老师——背着手,绷着脸,不苟言笑,开口则“应当如何如何”,闭口则“不准这样那样”。老师总以长者、教者自居,总是“隔着讲桌和学生讲话”(苏霍姆林斯基语)。无形中,师生间总有一层隔阂。

我们的学生太像学生——循规蹈矩,整齐划一,真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20世纪80年代,有一外国同行到南京参观了几所小学,说:“你们的学校很像军事院校!”这话虽然不是讽刺,但也不是肯定,至少不是全部肯定。

我们上课太像上课——学生正襟危坐,专心听讲;老师表情肃然,大讲特讲……

什么原因使然?是相沿成习?是的。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信奉“天地君亲师”,把师生关系定格为“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很多老师还喜欢称学生为“孩子”就是一个证明。其实,师生之间是“同学”关系,是朋友关系,是平等的。

我从不称呼我的学生为“孩子”。对低年级学生,我称其为“小朋友”,言外之意,我就是他们的大朋友。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我则称呼为“同学”——我们是一起学习的。

既然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就不妨放下架子,不以长者自居,不居高临下俯视学生,而应该蹲下来看学生,在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

还有,我们要理解学生。第一,好动、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第二,学生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坚信,只有差别,没有差生!要尊重差异。

有了以上认识,才会有好的心态,才会放松心情,遇到不顺心的事,才能赢得“整理心情”的时间。

为了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我对自己“约法三章”:

——不倒背手。手背在后面,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就有了长者的架子;有了架子,学生就不大好接近,或者不愿接近。

——主动和学生打招呼,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不要等学生向我们敬礼了,才搭理他们。我更不漠视学生的敬礼,总是还以微笑,还以点头,还以“你好”。

我的老师作文1 我最喜爱的老师是胡心怡老师,她有一对像镰刀一样的眉毛,还有一双水汪汪的美丽大眼睛,一张粉嘟嘟的小嘴,像两片花瓣一样,轻轻地落在脸上。 我的胡老师是一位非常温暖的老师。有一天早晨,我出门急,忘记带水壶了。

——课间尽可能和学生一起玩,或者看他们玩,或者与学生交谈。

——和学生一起演课本剧,演歇后语故事;和学生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

——尽量到学生家里走走,不一定有事。客气归客气,学生或家长端来茶水或水果招待,一定品一品,尝一尝,并夸夸茶和水果的味道,写老师认真负责的好段的作文。这样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融洽感、亲切感。学生和家长不仅把我当作老师,负责任的老师作文500字,而且会当作朋友。

——经常讲故事和笑话。故事和笑话,会化解矛盾,消除隔膜。好多不愉快的事(包括疲劳),会“一笑了之”。

——幽默。幽默的确是老师的“第一位助手”。

——努力让微笑成为自己的名片。

——做值日。我当班主任时,开学的第一天,我就宣布:我是班级的一员,每周一,我和那天值日的同学一起为班级服务。于是,周一我会来得早一点,和值日生一起整理教室;放学后,会和值日生一起扫除,关门窗。

——一旦做错了事,公开承认错误,不文过饰非,不推诿责任。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1 我的语文老师是袁老师,她是一位师德高尚、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人。她教两个班,忙得很,但袁老师每次都认真地备课。袁老师讲课的水平很高,每次讲的课都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定期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当面不好说,便采用书面形式。学生每学期至少给我写一次信。信中可以提意见,提建议。我宣布:老师不怕批评,说错了也不生气。既然师生间是平等的、民主的,那就得有个民主的样子,有民主的行动。

教育有两个名字

什么是教育呢?

教育虽然很复杂,但我从我的老师那本“书”里读出了四个字:“影响”和“激励”;而我从教的40多年中也能概括出这4个字:“影响”和“激励”。

我就暂且给教育起两个别名吧:“影响”和“激励”。

“影响”——它是教育的第一个名字

汉代的班固说:“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宋代的李邦献说:“教子弟无他术,使耳所闻者善言,目所见者善行。”这些都是在说教育的“影响”作用。

我的老师四年级作文1 大家看了题目,一定很纳闷,我为什么写夏天老师?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老师姓夏,第二个:夏老师像夏天一样热情火辣,幽默风趣,所以我称老师为夏天老师。 夏老师人高高的,戴了副眼镜,批改作业时,推推眼镜。

美国有所布朗克斯中学,该校竟有两名学生后来获得诺贝尔奖。原来这所学校的不少教师就是成就卓越的科学家。所以有人据此说:“如果有一位常识渊博、才华超群的语文老师活跃于讲台,那么台下的学生中有望日后有名作家问世;如果没有优秀、聪颖的数学教师作指导,学生即使有数学禀赋,也不能被催化为才能。”这句话在说,同样饱满、健全的种子,落在湿润、温暖、肥沃的土壤里和落在沙漠中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布朗克斯中学的例子深刻地告诉我们,老师的素质对于学生来说太重要了。

在美国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把小学生分成4组,每组配一个实验员,待实验员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得到了学生的信任之后,分别要求4组学生为孤儿院的孩子捐款。

第一组实验员宣传人要有爱心,要慷慨捐款,同时自己也捐款;第二组实验员宣传不去救济孤儿,把钱留给自己;第三组实验员宣传人应当慷慨助人,自己却不捐款;第四组实验员宣传不必捐款,自己却捐款。

实验结果是:第一组学生全部捐了款,第二组无一人捐款,第三组少数人捐了款,第四组大多数学生学着实验员捐了款。

实验说明:说教对学生影响是微小的,教育不是“叫育”,而实际的榜样却对少年儿童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写老师负责任的事例。

这个实验还告诉我们:老师(包括家长)的言行一致时,教育效果最大。所以教育家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铸造性格。”榜样的影响作用确实是巨大的,深远的。

大德无形,大化无痕。“影响”在小学阶段尤为显著,我的所有爱好,我的性格、品格,都受到了张敬斋老师的影响。这些影响因为我对老师的崇敬而愈加深刻、久远,甚至今天连我写字的字体中还有张老师的影子,幼学如漆!

老师的责任作文 篇1 何老师刚踏入教室,同学们就被她身上那淡淡的清香吸引住了。她中等身高,偏瘦的身姿,小小的双眼皮下嵌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何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的喜欢笑,笑起来就像都充满阳光的向日葵,时刻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同样,我也在对我的学生施加着影响。北京大学研究生、现供职于中国民航总局的魏亚军,在给同学丛晓东的一封信中说:“我之所以选择了文科,完全受于老师的影响。”

徐晴在读大学三年级时写的一篇作文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原来是那样胆怯,是于老师使我成了现在的我,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一句话,是于老师塑造了我的人格。父母常说,我像于老师。”

学生的话对我既是巨大的鼓舞,又让我感到不安。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老师这本“书”的分量。当我们在学生面前打开语文及其他课本的同时,也就打开了自己这本书——一本有内容却是无字的书。

四年级的老师的作文 篇1 我们班有一位和蔼可亲、善解人意、认真负责、性格开朗、有爱心的老师。她上课时很严格,下课时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是应该感谢她的,因为她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在教我们这个班。

于是我更加努力地、不断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好人,把正直、善良、宽容、谦让、诚信、耐心、责任感……不断地充实到自己这本书中。是好人,才能是好老师。

于是我更加努力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爱好广泛的人,努力把“琴棋书画”充实到自己这本书里,使自己成为“多才多艺”的人。老师的爱好越多,特长越多,学生的影响、启迪就越大、越广——谁也说不定哪块云彩会下雨。

我不断努力地、不断地修改着和充实着“我”的这本书的内容,而且“装帧”也很考究。我在学生面前从不邋遢、懈怠,总是精神饱满,笑容可掬,不摆架子。我要让学生一见面就喜欢我,以我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求进的欲望。

1. 掀开“封面”——“我”的这本书里有爱和尊重。后进生考试不及格而偷偷流泪时,我会悄悄地为他拭去泪水;犯错误的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我总会为他搬把椅子放在我的侧面让其坐下——我从不把椅子放在我的对面,因为对面像是在受审、像是搞对立。留级生来到我班,上课我会鼓励他,下课会和他一起玩,于是他很快有了伙伴,很快融入了新的集体……

2. “我”的这本书里有耐心和责任感。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有的是等待和耐心,必要时,我会到他家里去送书,他不想读也不好意思不读——过几天我会问书中的故事的,我会看他的摘抄本的。“从长计议,”我对家长说,“他更要多读书,等他朗读得很流畅,语言比较丰富了,他会追上来的。只要尽力了,即使还不尽如人意,也不要紧,十个指头有长短嘛。”

六年级我的老师作文 篇1 你瞧,那个面带微笑,手中夹着一大叠书,正远远地朝我走来的中年人,就是我们初三二班的班主任李老师。她和蔼可亲,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看见她,我心中就有一股敬意油然生起。她是一个对工作十分负责任的老师。

3. “我”的这本书里还要有知识,以备学生查阅。学生的兴趣领域会是千奇百怪的,“于教师,您相信UFO吗?”“暴虎冯河”中的“冯”为什么读‘pinɡ’?”……这些我都要及时地给予回答。

4. “我”的这本书里有古今中外的故事,还要有笑话,用时还要随时能讲出来。“书”中还有我和学生之间的故事,我和学生共同书写,我感动着学生,学生也感动着我。

5. “我”的这本书里还有顽皮和天真。我和学生一起在游泳池里打水仗,一起卧在群山之巅,仰望蓝天白云,浮想联翩……

6. “我”的这本书里也难免会有错误和不足。年轻的时候经常大发雷霆,说过一些不尊重学生的话。但我改了。犯了错误我会当众向学生认错、道歉。于是错误变成了教育资源,学生又从中读懂了什么叫“正确地对待自己”;什么叫坦诚。

这本书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不知要比语文课本中的“人文性”大多少倍!

几十年来我一直不间断地书写、修改“我”这本书,使它的内容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更新。让它对学生有更大、更多、更好的影响。

“激励”——它是教育的第二个名字

清代的颜昊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就是激励。

四年级的老师的作文 篇1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这么一位老师,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张瓜子脸,还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她就是三、四年级时教我的唐老师。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唐老师正在黑板上写字,我却在和同桌说话。

上小学的时候,张敬斋老师给我颁发的一张他亲自画的奖状,还有他在我的作业簿上画的一条条波浪线,对幼小的我是多么大的激励呀!读初中一年级时,李晓旭老师在我的作文上写的“此文有老舍风格,可试投中国青年报”竟让我做起了作家梦!从此便如饥似渴地读书,搜肠刮肚地写稿。

理想虽未实现,但为理想奋斗的人生是充实的,收获是丰厚的!为此养成的读书、写作、观察、思考的习惯是无价的!

我的老师四年级作文1 当我从三年级升上四年级的时侯,知道这学期语文是由杨叶老师教我们。也是我们班的班主任,于是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起先,我们以为杨老师教一定很凶,所以大家安安静静地做着,不敢出声。

至于别人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每个成功者、进步者,每个优秀教师教的每个学生都有这样感人的故事。

安徽凤阳一中有个叫邵军的学生,表现很差,是个被老师放弃的学生,升入高三,新班主任吴华兵老师找他促膝谈心,说:“让我们从心开始。”

说完,把“心”字写了出来。邵军十分感动,在吴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他发奋学习,一年以后,成了大学本科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产生的动力叫“激励”——由老师的爱心,激活了邵军的潜力。从这个角度上说,教育也可以叫“激活”。

要激励每个学生。虽然学生不可能都像邵军那样变得令人惊诧。我在《教育,有时候很简单》一文中说:“同样褒奖的话,对张三可能起大作用,对李四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一点作用没有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激励、期待的话只要对一个人能起作用,我们就不放弃所有的人。人人都有长处,对他的长处就要多说夸奖的话、鼓励的话;就要赏识它、放大它。”

放大优点“能激活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而无数事实都证明,根据兴趣学习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因此第斯多惠才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激励要有针对性,负责的老师作文300字。要看准学生的闪光点之所在,即他到底有什么特长,把他的闪光点激活。有个学生叫李明,数学经常考不及格,为此他觉得抬不起头来,但他喜欢画画儿。

一次,在他正为数学没考好而沮丧时,我说了一句:“李明李明,画画最行!”从此,他乐此不疲。后来通过刻苦自学,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师。彭晓明记忆力、理解力惊人,一篇《赤壁赋》,读几遍便能背下来。我对他说:“我很喜欢你,你有很好的天赋,又好学,将来会成为一个学者。”后来他考取了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了。

有人指出,教育的悲剧恰恰就在于我们千方百计地企图把上帝赐予我们的千万个天赋不一、个性迥异的学生造就成一个人,我们要尊重差异。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是多么伟大!但时至今日,又有多少人去实施了呢?

表扬、激励的语言要有实指性,用词要恰当,实事求是,不能空泛。大而空的表扬,甚至像朦胧诗似的评价没有多大作用。“你真棒”之类的话可以使用,但最好说出“棒”在哪里。

“你真棒!你的字有柳体的味道。”“你居然能正确地使用分号,思维多清晰啊!”“你不但回答正确,而且语言干净,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字,也不需要再添一个字。”这样的语言,学生能听懂,知道好在哪里,而且对其他同学也有启示作用。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1 我庆幸,从小到大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他们有的是良师益友型的典范;有的是诲人不倦的表率;有的是为人师表的楷模;还有的是良师益友型的典范…… 古往今来,教师这个职业都是至高无上的,的确不假。

激励要着眼于育人。“虽然朱雷的发言是反驳李挺的,但李挺一直在平静地听,有君子之风。”“虽然这次刘卓薇落选了,有人还对她说是老师偏向另外的同学,描写老师负责的片段,才使她没评上‘三好学生’,可是她——大家看她的表情——始终是微笑着的。她的名字改为‘刘卓微笑’更合适!”“我真感谢我们的语文课代表,每次收的作业本他都为我翻好——翻到该改的那一页,费了他的时间,却省了我的时间,如何写一位老师很负责任。”

激励要真诚,动情。轻描淡写,面无表情的鼓励与肯定,会使学生不以为然,甚至不领情。什么是真诚的表扬,什么是随便说说,学生一听就知道,我从来不把小学生当作小小孩看待。

激励要及时。事情过去很久了才去赞扬,就失去了意义。即时赞美是第一阶段。突出的表现,赞美要重复,而且我总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一定要当众说!这样会增加被赞美的学生的荣誉感,而且会产生示范、引导的效果。

我的激励的手段很多。除了语言外,还包括为学生发放奖品(哪怕只是一本书,一支铅笔),发奖状。奖项要多,这样,奖品和奖状就不会为少数学生所包揽。让学生的作文、书法作品“上墙”也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还有一种激励叫“掌声”。不要低估了掌声的作用,掌声是世界通用语,它对人的激励作用也大得很,且方便易行。把掌声送给该赞美的学生才真是“举手之劳”呢。

我是在老师的激励下成长的,我的学生也是在我的不断地激励中成长的。当年老师讲课内容已经印象淡漠了,但对老师所有鼓励、表扬的话却永远记在心中,描写老师负责任的作文600字。

我对“激励”的作用深信不疑。“唤醒、激励、鼓舞”是教育的伟大的法定。但是,它的背后必须站着了解、理解、真诚和热情。一句话,必须有爱来支撑。

教育很艰巨,她是这样负责作文老师,但只要从“心”开始,伸手就能成功;教育很复杂,但只要“学高”“身正”,谁都会成功。

当然,“影响”和“激励”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还有别的名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