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考作文题目,今年高考作文题目都是什么

  • 高考作文
  • 2022-11-04

今天

一部史诗级大片正在全国各地悄然上映:

本片由教育部斥巨资倾情打造

特邀全国各地校园系小鲜肉本色出演

广电总局免审批

参演人员数量众多

这部《高考》,秒杀各类好莱坞大片

堪称经典

常被成为人生关键转折点!

一大早,岛城3.8万名考生就已奔赴战场

家长和老师们则擂鼓助阵

送考老师穿红衣寓意开门红

5、2009年山东省青岛市语文作文题目给了考生两个选择,第一题目是“那时我___”,第二题目:在记者调查的10名考生中,有8人选择了第一个题目。“那时我长大了”、“那时我兴奋极了”、“那时我懂得了父爱”等都是考生选择的题目。

当高考与端午节相遇

作文要求:1、不得超出所材料所提示的范围;2、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3、不得出现与自己相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8、2008年济宁中考作文试题 以“成长的脚印”为话题或题目作文。

高考+粽子=高粽(中)!

在青岛小编也祝愿考生们

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考的全会,蒙的全对~

作为高考“3+X”模式的最后经历者

【作文一】 当我第一次看见这个题目的时候,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管怎样都无从下手。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可是横着放会被绊倒,竖着放不小心就会砸下来,但显然,还是横着放的安全性更高些。出题人到底想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这届考生是幸运的

从明年起山东将实行“3+3”高考

考试时间增加到4天

而这现在的考试时间只有2天

今上午、今下午,再明天上午、明天下午

高考就顺利结束啦

是不是瞬间感觉轻松了许多!

除了考场内外的考生与家长,每年都会引发社会热点探讨的便是那些“槽点”满满的考题:

高考作文!

今年,咱们青岛考生的作文题目如下:

全国卷I

[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今年高考作文题目都是什么,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为每年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作文命题往往是时代与社会的缩影。还记得你高考那年的作文题吗?小编整理了近18年来(2001年-2018年)山东考生的作文题目,暴露年龄的时刻到啦,一起来唤醒你的青春记忆!

“再见,同学们;再见,我的老师;再见,我温馨的母校。我还会回来的,我还会回来看你的,我会一直想着你们的。”这会是每一个即将离开母校的学生们的肺腑之言。我惊叹,人生为何要经历悲欢离合。

2018高考作文题

“根据一段材料,写一篇文章,留给2035年18岁那一代人阅读”。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2017高考作文题:24小时共享书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2016高考作文题:备好的行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旅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2015高考作文题:丝瓜与肉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1.选准角度,高考作文题目大全集,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2014高考作文题:开窗看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画面。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2013高考作文题:咬文嚼字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2020高考作文题目,这些作家 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2012高考作文题:孙中山箴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2011高考作文题:这世界需要你

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体特征鲜明。

2010高考作文题:列夫·托尔斯泰名言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要求:1.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2009高考作文题:见证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青岛啤酒集团某车间的一个角落里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为了防止其不用时倒下误伤工人,便立牌警示:“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后来,一位外国专家前来洽谈合作,留意到了梯子和旁边的提示牌,建议将提示牌修改为。

2008高考作文题:春来草自青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自定立意;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2007高考作文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2006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2005高考作文题: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责备小徒弟,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小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缩短了一分。结果,19年高考作文题目,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亡临头而大哭。

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方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坦礅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礅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分姿采。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事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也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对于今年的语文作文题目我们该如何理解呢?山东省实验中学语文老师吉林絮认为这个话题在形式上界定为哲理性话题,重点是探讨“人生行囊中的东西”这个比喻到底是什么。他说,“行囊中的东西可以务实,也可以务虚。

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4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2021山东高考采用的是新高考I卷,作文题为体育之效。作文要求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是:1917年4月,毛主席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

2003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仓皇南飞的大雁不知又带走了谁的思念。天空仍然很蓝,不知是人们的爱点亮了天空,还是天空照亮了人们心中的爱。 一个人的天空 在这古老的东方大地上,生活着一位歌者,他用自己的爱筑起了一个舞台。

·2009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你辛苦了!》·200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200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难忘的那张脸》。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2高考作文题: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个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历届高考作文题目总汇。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001高考作文题: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2019高考作文题目汇总,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爱”、“阅读”、“拥有快乐”……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5、2009年山东省青岛市语文作文题目给了考生两个选择。

以上各时期的高考作文

是否勾起了你久久的回忆?

你参加高考那年的作文题

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欢迎在文末写留言~

考卷已经定下,答案已牢记心底

任他考题千变万化,沉着冷静是最给力的武器

承载着父亲、母亲期盼的目光

前进吧!青岛考生

文章转自:在青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