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共和国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国际风浪。
喊一声“加油”,因为自己才是自己动力的源泉,人的潜能是巨大的,相信自己是唤醒潜能的钥匙,为自己加油就是给自己增加了能量。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走出困境。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贝多芬、霍金等都是从困境中走出的成功者。
初中作文素材事例 1、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刚正不阿。骨气就是陈然“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的凛然不苟。
新政权诞生,被西方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外交遏制,建交国掰手指就能数得过来,甚至,试图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要受到美国经济制裁;新中国重回联合国,经历了20年漫漫长路,具有骨气的现代人物,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时,还有国家试图以“双代表”提案做最后一搏。但70年后的今天,掰手指就能数得过来的,关于骨气的段落摘抄,变成了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人的骨气作文800字,一半以上以中国为最大贸易伙伴。风云过眼、布帆无恙,中国已成为世界新兴力量的代表者,全球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正文内容:泱泱中华,浩浩神州,历史上下五千年,长城纵横两万里,中华民族巍然屹立,撑起这万里大地的,便是一代一代的中华少年。梁启超先生亦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自古就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近代也有“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闻一多,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任务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什么才是骨气呢。
1、你可以不喜欢我的一切,真的,都没关系。但请你别来指责我没有按你喜欢的方式存在,因为我本来就不是为你准备的。2、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超市,捏捏方便面,摇摇可乐,掰掰德芙。3、收起无谓的委屈。
70年,共和国跨越过无数从0到1的发展绝境。
回顾1950年的世界经济数据:人均发电量,美国相当于1000个中国;人均钢产量,美国相当于200个中国。耄耋之年的中国人口学奠基人邬沧萍教授曾经感叹,“建国初期我到美国去访问,才知道什么叫GDP,才知道中国叫怎么一个穷!”
骨头就是这样宁折不弯,因此我们把这种刚强不屈的气概叫做骨气。 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志士,或是梁山好汉,每一个人都有响当当的骨气。没有骨气,在伟大的人也终将会颓废。 古代有一位穷人,快饿死了。
回看改革开放之初的历史照片:着斗笠、穿胶鞋、挑担子的人们遍布深圳大街小巷;一条宽7米的商业街出现在上海浦东,成了新鲜事。不过短短数十载,试看今日之深圳如何,今日之浦东如何,今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0%的中国,又如何?
一个民族从匍匐到站立,从站立到奔跑,不断有各种质疑、挑衅、唱衰从耳边呼啸而过:
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刚正不屈; 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 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新中国在礼炮中诞生,有人冷笑:中国政府解决不了人民的吃饭问题。经过四十余年,有关于骨气的作文600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有人预言:社会主义即将寿终正寝。改革开放数十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有人发问:中国模式还能持续吗?
《谈骨气》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这些问题,最终都化为历史一哂。当然,关于骨气的作文标题,它们也成为一种特殊背景音,反衬出中国人开山拓路,砥砺前行的脚步声——
谈骨气优秀作文1 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立世界之林而不倒,正是因为有着这种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即骨气。 徐悲鸿曾今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骨气。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当然,社会不同。
中国的石油工人们曾靠手提肩扛在荒原上竖起钻机,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们曾头顶包装箱当护具研发卫星天线,中国民众在汶川地震后因争相献血而造成交通拥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关于骨气的名人素材,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记录了中华儿女的慷慨壮歌,挺起了中国脊梁,彰显了中国骨气。
靠这种骨气,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1/4的人口;靠这种骨气,中国从零开始构建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靠这种骨气,中国在短短几十年中完成了7亿多人摆脱贫困的宏伟工程;靠这种骨气,中国正在创造近14亿人口共同迈入现代化的奇迹,有关骨气的作文800字,而这,谈骨气议论文,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
也是靠这种骨气,中国抵制了后发国家不得不“接受”的种种西方游戏规则,团结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始终高擎和平与发展的旗帜;靠这种骨气,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超越种族、民族、地域的全球观,在理念和制度层面推动着全球治理的革故与鼎新,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重塑着国际关系的框架与细节。
中国人,曾在战争的废墟上升起五星红旗,曾无数次在孤立无援中求索复苏之路,曾成功地将数百年现代化历史浓缩为一代人的人生,风浪已经不足以让其惊慌。因为这种骨气使我们充分自信,中国的未来更美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