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武汉长江大桥作文,武汉长江大桥作文600字

  • 作文大全
  • 2022-10-01

原创 胡全志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思路领航 1) 可以写成一篇说明文,向人们介绍桥的组成、种类、历史等,可从中选取一两种有代表性的桥如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加以重点说明。

《人文武汉》——是您了解武汉人文历史的窗口,请关注!

如果可以给经典建筑授予共和国勋章,我想,武汉长江大桥当之无愧。只因是“万里长江第一桥”,新中国的名片,无与伦比。60年前,纵贯南北,举世惊艳;60年来,功超造化,雄伟依然。

来到走廊上,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烟波浩渺的长江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南北,桥上车水马龙,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雾中若隐若现。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游人渐渐稀少。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长江大桥是江城家珍,一派雄姿,绘形于邮票,流转于纸币,如此殊荣,稀有难得。这份荣光,专属武汉。

1956年建设长江大桥时,时年25岁的父亲和他师兄张方安负责给钢梁打铆钉。当年打铆钉是手工操作,将烧得通红的铆钉填进眼孔里,一人用十几磅的大铁锤抵住圆头一端,另一人则用力抡起大锤以反作用力配合铆紧。那个时代,船舶和锅炉制造等都是采用传统铆接技术,质量要过关,体能和手艺也得过硬。父亲说,当时天气寒冷,江风又大,身上穿着“空心”棉袄,为便于施展手脚,在腰间系上一根草绳束紧,他们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工作的。

1957年人们又在长江上建起了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它全长1670米,有8个桥墩,分上层公路桥和下层火车桥。从此,武汉三镇联成一体,形成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立体交通格局,成为江城武汉的一道壮丽景观。

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第一桥,它上面可以走汽车,中间可以走火车,江面可以走轮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武汉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武汉人的骄傲。今天杭州湾的跨海大桥,长几十千米,成为世界之最。

大桥上的铆钉共有百万之多,竟不知父亲和他的同事们总共打了多少颗铆钉。据说,这百万颗铆钉,经过两次大修检验,至今没有一颗松动。每次观看大桥上密密麻麻的铆钉时,不禁心疼起我忠厚而勇毅的老父亲。新中国建设的老一辈人,无愧无悔,把时代的样本和精神遗产留给了后代,赓续奋进。

今年“五一”前夕,我去江汉二桥(知音桥)观察桥梁养护情况,信步来到桥下的硚口江滩公园小坐,偶遇一位86岁的老先生,攀谈中得知,武汉长江大桥作文600字,他年轻时也曾参加过长江大桥建设。老人姓李,名法度,江苏人,1952年来到武汉,退休前在华中工学院当木工。老人回忆道,武汉长江大桥的作文350字,参加大桥建设的东北人最多。

我说长江大桥曾被轮船撞过77次,结果安然无恙,建设质量成为历史的标杆。老人露出自豪的表情,并且告诉我,大桥的桥墩是空心的。这颠覆了我原来的认知。桥墩里灌注的混凝土是用的大块的鹅卵石,所用黄沙全部冲洗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杂质。大桥上的钢梁都是从鞍钢运来的。他还说,建桥时,龟山上到处都是坟墓。《武汉市志•民政志》的有关记载证实了他的说法:1956年6月,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征用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地皮,公告迁坟让地,有数万坟墓迁葬于扁担山公墓。

我带着疑问请教老人,大桥上的铆钉是不是都是手工打的?老人说,介绍武汉长江大桥作文200字,起初是手工打,但质量上有问题。建桥工人宋大振发现后提出了改进意见,就改为用铆钉枪铆接了。经查资料,证实老人的记忆力真是好。

来到走廊上,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烟波浩渺的长江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南北,桥上车水马龙,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雾中若隐若现。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游人渐渐稀少。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1956 年 6 月,当一孔钢梁完成十万颗铆钉的铆合工作后,建桥工人宋大振发现,有的铆钉不能全部密实填充眼孔。大桥工程局因此决定停止建设进行返工,被拆掉的铆钉超过了三万颗。改进后的方法是现场将铆钉烧热后,甩递到作业平台,趁热用跳动风顶联合铆钉枪铆接。时隔多年以后人们才意外地发现,即便是当时被认为不合格的铆钉误差也不到三毫米。

为什么有些新建的大桥总是隔几年就要维修一次,而长江大桥几十年才大修一次呢?如今桥梁专家的解释很“辽阔”:桥面铺装是世界性难题云云。在我看来,一句话管总:“你大桥(爷)还是你大桥(爷)”。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家里来了远方的亲友或客人,我往往陪着他们去参观长江大桥。那时,黄鹤楼还没有修建,漫步在大桥上的感觉是多么的豪迈啊!好像大桥就是“我家”一般。这感觉也只有武汉人才有。武汉人一生中,都该到大桥上行走一次,武汉长江大桥历史作文,“不逛大桥非武汉”。瞩望在武汉主政的各级官员,莅任时去大桥上走一走,登江汉关、水塔钟楼上看一看,到汉剧院、楚剧院听一听,当作勤政武汉的必修课,感受一下深层的武汉历史与文化,知汉而治汉,融汉则兴汉,不忘初心,回望来路。

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第一桥,它上面能够走汽车,中间能够走火车,江面能够走轮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武汉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武汉人的骄傲。这天杭州湾的跨海大桥,长几十千米,成为世界之最。

1957年10月15日,长江大桥通车典礼

2007 年 6 月 18 日,我在长江日报城周刊撰写了一文:《我们所要尊重的不仅仅是一座桥》。如是礼赞:“它是武汉有史以来迄今为止最为宏伟壮观、最为震撼人心的建筑,也是现存最让武汉人自豪的、最能经受历史考验的杰出建筑艺术作品。当年参加建桥的民众,人心所向,众志成城,那种英勇无畏的风貌与精神,更是给武汉人留下了丰厚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长江大桥的建立,无形中影响着城市的性格。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为武汉的城市名片和标志性建筑,是不可多得的城市景观……武汉长江大桥以其独特的雄姿与魅力,告诉人们,作为一座历史建筑,它应该享受国家级文保待遇。因为,我们所要尊重的不仅仅只是一座桥。”

令人欣慰的是:2013年,长江大桥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18年,入选中国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2019年2月,有人动议拆除大桥上的电车线网,理由是“不美观”。消息传出,立即引起民间文保人士的强烈反应。这些年来,一个“拆”字后面,暴露出多少的昏庸与无情,还有国有资产的流失。桥上线网,早就构成一道城市风景,一旦拆除,大桥之上,景观失色,赞美武汉长江大桥的作文,颜值陡降。

3月下旬,我在出席一次有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上,借机进言:武汉人应当致敬当年的设计者,为武汉同期建设了两座惊世建筑,一座是设计寿命为100年的长江大桥,一座是100年后华丽转身的长江大桥原址博物馆。将大桥改为步行观光桥也是许多武汉人的愿望。桥上的电车线网是“万里长江第一条电气化交通工程”的实物标本,是大桥的配套工程,一同设计,一同建造,是桥梁的生命共同体。它不仅承载着武汉市的建设历史,也印证着新中国建设发展的历史。如果把长江大桥视同一座全景博物馆,那么,大桥上的电车线网以及路灯杆、镂花桥栏等,件件都是重要的馆藏品。从文物保护、城市特色、市民情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考量,都是其存在的理由。

危在旦夕的这条城市“底线”,最终保留下来。市领导那专注听取意见的眼神,也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来到走廊上,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烟波浩渺的长江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南北,桥上车水马龙,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雾中若隐若现。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游人渐渐稀少。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武汉长江大桥,连接江南华北,而你,则连接天上地下。 淅淅沥沥的,不知多久没听到,自从这伏夏开始。虽然没有鸣雷开道,也没有电光四射,但是你的声音却依旧是那样的引人注目。 河里的'水几近干涸,地上的人几近晕厥,如今,立秋过后。

感慨之余,我写下《观武汉长江大桥》: 当无你之时,长江天险。 因主席宏愿,再无天堑。 使平粤双轨,南北相连。 众千古桥梁,还看今天。 坐在长江游轮上,还能体会到别样的美。那长江大桥将晴川桥与黄鹤楼之 文化 合二为一。

许多年来,每逢心情闲适的时日,我会独自去大桥上走一走,如访老友般地去看望“年兄”的近况。今年3月底的一天,我又一次来到大桥上。或许是游玩的旺季还没到,当天桥上游人没有往日多,偶尔看到有几位穿着短衫短裤在桥上慢跑健身身的青年男女,有也三三两两并肩而行观看江景的访客,还有鱼贯而来欢笑一过的单车骑行群体。虽然人们时常坐在车上从大桥经过,但是,在大桥上舒心步行、远眺、观赏大江奔流的这种感觉,也是人生别样的享受。

人们常去归元寺数罗汉,我却偶去大桥引桥数雪松,游武汉长江大桥夜景的作文,查看数量的增减和形态的变化。在黄鹤楼脚下的大桥头上,共植有31棵雪松,其中2棵在黄鹤楼公园入口处,树身挺直,另有29棵雁序立于绿化带。几十年来强劲北风的吹刮,难以抗拒,这些雪松纷纷倾斜,全都打上支撑架,武汉长江大桥高中作文。此处雪松非比寻常,也是大桥的生命体。忧心的是,移之不能,伐之可惜,撑之不雅,终究是英雄迟暮,美人白头,若无两全之策,一旦倾倒,千夫所指,嗟悔何及。

远眺长江上游,分别有鹦鹉洲、杨泗港、白沙洲大桥,下游依次是长江二桥、二七大桥、天兴洲大桥等。这些大桥,一座比一座漂亮多姿,甚至成为网红桥,但论资排辈,俱属后生,开国之桥的领袖地位不可动摇。

行走在大桥上,极易引发文人的情思。武汉的市花是梅花,可是,千里迢迢赶来江城赏花的对象,却是樱花。仅此,值得深思。譬如为黄鹤楼征集诗词,年复一年,而长江大桥,则鲜有所为。大桥旅游文化资源,尚渴用情开发。2019年9月7日,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特意在武汉游览了长江大桥。她为武汉风光所吸引,饶有兴致地下车停留观赏、拍照留影。这位外国政要免费为长江大桥“站台”宣传的举动,兴许给来日如何打好大桥这张旅游牌带来连串的启示。武汉在接待外来客人时,并非只局限于樱花盛开的季节。

步入大桥中央,两岸风光尽入眼底。忽然想起2010年在晴川阁见到的一块残碑,碑石上刻有清道光年间礼部尚书马升寅写的诗句:“黄鹤楼高控汉湘”“远近旗航犹迤逦”,当年的江景何等壮丽。若是李白穿越时空,重返江城,立于此处,会不会又吟诵出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更为精妙的诗句来呢?

抬眼望见高耸的龟山电视塔,塔身广告已去,周遭留白,突生奇想,若能借来东坡先生之三分豪气,我会在上面挥洒两行雄浑大字:“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铭昭天下,岂不快哉!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主席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形象地描述了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每当华灯初上,夜幕降临,大桥上灯火通明,车辆络绎不绝,桥下的江水波光粼粼。

本文发表于2021年第05-06期《人与城市》杂志

打捞江城记忆 串起散落的珍珠

钩沉三镇往事 回眸过眼之烟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