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作文?作文一:壮族的三月三 我的家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这里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我想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节”。在我国,三月三被认为是皇帝的诞辰,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自魏晋以来,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并一直延续至今。壮族的三月三是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也被称为歌仙节。那么,三月三作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歌节”,又称三月歌圩,是广西“歌海”中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用歌声表达情感,以歌圩的形式庆祝。以下是关于壮族三月三的歌节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关于壮族的三月三作文1:**
美丽富饶的壮乡,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被誉为“歌海”。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歌圩活动。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纷纷赶来,或是几百人,或是上万人,齐聚一堂,歌声嘹亮,形成了歌的海洋。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是其主要活动之一,因此也被称作“歌圩”或“歌节”。歌圩不仅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盛会,也是男女青年社交的平台,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
歌圩的起源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广为流传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中,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才貌双全,老人希望通过歌声挑选一位才子佳人。各地青年歌手纷纷前来,赛歌求婚,从而形成了定期的歌圩活动。
据古代文献记载,歌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到了明代,歌圩更是发展壮大,固定在特定地点举行。壮族歌圩形式多样,各地有各自的特色。最为隆重的是农历三月初三,人们会搭建彩棚、歌台,抛彩球,选择佳偶,别具一格。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壮族三月三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壮族三月三作文5篇1
尽管距中国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还有2天,但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已经进入狂欢状态——各地民众忙着享受各种民俗活动,包括唱山歌、抛绣球,上刀山以及祭祖等等。
庆祝活动在4月17日前后陆续开始,南宁市一些学校还将“三月三”歌圩搬进校园,并展示少数民族歌舞和民族体育比赛等,以增进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理解。而在一些社区,民众在歌舞之余还一起分享了艾叶糍粑、5色糯米饭和三角粽等传统美食。
古代女子有抛绣球招亲的习俗,每年三月三,少数民族的节日时,少男少女对唱山歌,女孩觅得心目中爱郎,便将绣好的绣球抛给对方,作为订情信物——在南宁举行的“三月三·赶大圩——华南城首届民俗文化商贸节”上,也举办了广西首次巨型绣球展,素有“中华巧女”之称的黄肖琴现场展示巨型绣球制作工艺,为民众展示中华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同样是由广西电视台综艺频道携手华南城举办的活动,还有“狮子上刀山”、免费抓猪鸡鱼、跳火绳、打火球、下火海、抢亲、顶竹等特色活动。
【篇一】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作“歌圩节”或“窝坡”,在壮族文化中,这一节日意味着到田间地头唱歌,也是对壮族歌仙刘三姐的纪念,故又称“歌仙会”。关于这一节日的起源,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其中一个传说讲述的是一对恋人,因受到封建礼教的限制无法成为夫妻,最终选择以生命抗议,他们的故事感动了人们,三月三便成了纪念他们的日子。
最为广泛传颂的则是关于刘三姐的传说。刘三姐以山歌表达对劳动和爱情的赞美,也揭露了财主的恶行。相传在三月三这一天,财主派人砍断了她演唱的山藤,导致她坠崖身亡。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人们开始在这一天聚在一起唱歌,歌声持续三天三夜,歌圩便这样形成了。
这些传说的确切起源已难以考证,但在宋代文献《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关于歌圩的记载,显示出当时歌圩的盛行。
宋代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显著,歌圩也演变成了一个集文化娱乐和男女青年交往的平台,期间还出现了抛绣球的传统。女子将绣球抛给心仪的男子,双方交换定情信物,到了清代,这一活动已成为大型社会活动。
壮族对歌的场所称为歌坪,意味着在田间地头歌唱。人们在三月三会煮染有颜色的糯米饭,以此纪念刘三姐,并自食其力,寓意像花木一样茁壮成长。
歌圩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
壮族三月三作文 篇1
三月三,是我们壮家扫墓的节日。
我的家乡在广西扶绥县,每年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妈妈回岜盆老家去扫墓。一大清早,爷爷就蒸好了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饭。红色,这就是用红蓝草染成的;黄色,这就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这就是用枫叶染成的;紫色,这就是用紫叶染成的。蒸熟的五色糯米钣香喷喷、亮晶晶,一闻到那股清甜的香味,总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团放到嘴里。
三月三是登高看风景的日子。扫完墓,大人们就带着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围的风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学的逐羊景区与游泳山泉银泉山庄,还可隐约望见远处的县城,风光美极了。
三月三也是我们壮族唱山歌的节日。青年男女成群结队来到歌坡唱起情歌,穿着壮族节日盛装的大伯大婶们也聚集在这里唱起了歌唱美好生活的山歌:“哎哟尼罗……你来看罗!左江两岸好风光哩……”录相播放到市里的电视上,她们还得过市里的奖状呢!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作文 篇2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广西三月三(一)
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歌节,又称三月歌圩。广西以其丰富的民歌文化著称,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庆祝这个节日,有的地方庆祝活动会持续二三天。歌节通常在峒场坡地举行,人们用竹子和布匹搭建歌棚,迎接来自外村的歌手。参加者主要是未婚的男女青年,而老人和小孩则作为观众来享受节日的乐趣。在歌圩场的四周,摊贩云集,形成热闹的市场。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地都是著名的歌圩场所。在这一天,人们通过赛歌、对歌来娱乐,男女青年通过互赠信物来表达情感。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广西三月三(二)
壮族的节日充满了奇风异彩,多数是以村寨或家庭为中心的。其中,最为广泛交际、规模跨州过县、能够牵动所有人的节庆,就数三月三的歌墟了。壮族人以能歌善舞著称,他们通过歌曲来讲述故事、表达情感、发泄情绪,这种以歌会友、赛歌选贤能、以歌传情择偶、赛歌择婿的风俗逐渐形成了“歌墟”这种以歌为主的节日盛会。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壮乡处处成了歌的海洋。人们盛装打扮,带着节前准备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先去祭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赐予歌才。
以上就是三月三作文的全部内容,壮族三月三作文一 壮族的传统歌节,又称“三月三”、“歌圩节”、歌圩,状语交“窝埠坡”、“双龙洞”。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