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作文,历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及题目

  • 高考作文
  • 2022-09-15

↑图片来自ICphoto

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以全国卷一的《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试题最出圈,语文考试才刚结束不久,就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历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及题目,其他考卷的高考作文也相继成为热点话题。

全国高考满分作文800字(一) 对那幅照片我一直不满意,是爷爷的一幅肖像照片,家里人都说挺好,后来以那幅照片为蓝本又做了瓷版画,但与记忆中的爷爷相去甚远。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在他们身边八年,记忆如磐石,刻骨铭心。

1977年8月,高考招生制度恢复。同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正式公布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红星新闻对历年来的全国高考作文进行梳理发现,不同的年代的文体要求各有不同。70、80年代要求比较明确,但体裁比较多样;90年代以议论文为主;2000年以后的文体要求呈开放式,一般情况下,“文体不限”。

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 篇1 心灵很小,世界很大,或者,心灵很大,世界很小。宇宙的距离,也许用感恩可以到达。 如果世界黑暗阴霾,人就是不透明的。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就是让自己透明。感恩,让人宽容,让人成熟。

基于以上几点,请大家看一看2006年哈尔滨市的满分高考作文《听我的故事,别走开》,这篇文章的作者名为刘婉荟,现在更多的人叫她“八月长安”。十多年前她写下满分高考作文以状元的身份考入北大。

作文试题的材料,大多提供简短的寓言故事,让考生根据对故事的理解而作文,最近十几年来,高考作文更关注国内重大社会和时政新闻,材料所展现的视野更加国际化,也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

前期:“文体不限” 强调文学性

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到80年代,高考作文的文体要求比较单一,会明确要求使用哪一种文体;但从时间段来看,又丰富多样,有书信、议论、读后感、记叙等形式。例如,1979年要求把一篇文章改写成“陈伊玲的故事”,明确要求以记叙文的形式;1980年写《画蛋》读后感,1981年根据“毁树容易种树难”的短文写一篇读后感;1983年、1984年要求用议论文写作;1985年要求以书信格式,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

↑第一年恢复高考,还沿用1966年各省份自行招生办法,全国共有27个省份发布语文作文试题。图为山东省1977年语文高考作文试题。

2008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一:举手投足之间 外公弥留之际,外婆整夜地陪他低声聊天,或者看着他,仿佛时间也静止了。 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讲完一段,爷孙俩都饿了。

以下为1985年全国卷的作文试题:

澄溪中学附近有一家前进化工厂。工厂天天向外排放有毒的气体和废水。广大师生和附近居民长期处在被污染的环境中,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工作学习受到影响。几年来,学校多次向工厂提出意见,要求妥善解决污染问题。但厂方以生产任务繁重、技术力量薄弱和经费开支太大等为理由,一再拖延,至今未能解决。

试就上述问题,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述理由,呼吁尽快解决。

注意:①要求符合书信格式,最后署名一律写“澄溪中学学生会”,不得写个人的姓名,不得透露所在地区和学校,否则扣分。②可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有关材料。③不要少于500字,高考满分作文精选10篇。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到90年代,高考作文基本上只要求写议论文或记叙文,议论文偏多,近10年高考作文题目。对1990年到1999年这10年的全国卷高考作文进行梳理发现,有6年要求写议论文,2年写记叙文。例如,1990年要求对材料中,一对孪生小姑娘对玫瑰发表的不同观点展开议论;1993年要求根据材料中一家人在夏夜梧桐树下乘凉的小短文,写一篇记叙文。

以下为1993年全国卷的作文试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高考十篇必看满分作文。(40分)

1、2021年 浙江卷:得与失 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 全国乙卷:关于理想 新高考I卷:体育之效 新高考II卷:漫画谈对人生的看法 北京卷:真正的成熟/ 论生逢其时 2、2020年 浙江卷: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全国I卷。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

啪!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了,露出鲜嫩的新皮。

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1、2021年 浙江卷:得与失 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 全国乙卷:关于理想 新高考I卷:体育之效 新高考II卷:漫画谈对人生的看法 北京卷:真正的成熟/ 论生逢其时 2、2020年 浙江卷: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全国I卷。

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俩所说的那样……”

云南高考高分作文:变味的善良 我们总站在富足的地方悯惜贫穷,总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恶,总在五十步笑百步后呼唤远离冷漠,总在血痕淡去后才忙着计算生命的价值。 于是,我们俯身怜悯的姿态伤害了别人的自尊。 每次灾难过后。

要求:①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②写出女儿、儿子的具体话语和父亲未说完的话,写出人物的神态。

2000年以后,作文的文体呈现开放式,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文体自选,同一篇作文中可以使用多种体裁。2001年的全国卷的作文题中要求“文体自选”;2011年全国课标卷中,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以下为2001年的全国卷作文试题: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近年:联系时事新闻,注重传统文化

对历年来高考作文进行梳理后发现,前期的作文材料一般会提供具有寓言意义的小故事,考生则需要根据理解和题目的要求进行写作,但是近十几年来,国内重大社会和时政新闻更多地出现在高考作文中,考生的作文越来越与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

2008年的全国卷一中,就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作为材料,要求考生自选角度和文体进行作文;2011年的全国课标卷中,作文题的材料中就提及“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以及2018年的全国卷一中,历年高考作文题目合集,作文材料列举了近年来国内重大新闻,“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等。

★ 2021高考经典满分记叙文 ★ 2021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10篇 ★ 2019历年高考满分作文,历年高考满分作文大全精选5篇 ★ 经典高考满分作文精选5篇范文 ★ 2022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5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图为2008年全国卷一高考作文试题

进入21世纪以来,高考作文除了与国内重大新闻事件更加息息相关外,视野也更加国际化。例如,2009年的全国卷2中,材料2是关于日本安藤百福发明“杯装方便面”的故事,材料3是关于美国农民给富翁打杂的故事;2011年全国课标的作文试题材料中提及了中国媒体在全球媒体中的地位;2017年全国卷一中,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以下为2017年全国卷一作文试题: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高考满分作文100篇,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历届高考满分作文1 生活需要自己去创造,需要自己去规划人生,与时俱进,我们作为人生的“作家”既要倾听时代的呼声,又要心有笃守,不逾矩。就像作家创作时心中要装着读者,倾听时代的呼声,又要坚持自己的思想,不为读者所左右。

近年来,高考作文更加注重中国的传统文化,近五年高考作文范文。例如,2015年的北京卷中,作文提供的材料就提及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岳飞、林则徐、邓稼先等英雄人物,弘扬了他们的爱国精神;2016年全国卷2的作文材料中有,“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2019年全国卷一中,关于对劳动的讨论,运用了古文“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说明“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2019年北京卷的作文材料中提到,“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出现在今年全国卷一的作文试题中,也是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表现。

实习编辑 朱洁英

—END—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