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保护古村落作文,以传统村落为话题的申论作文

  • 作文大全
  • 2025-06-11

保护古村落作文?《遥远的绝响》是一篇关于保护古村落文化免受过度商业化侵蚀的高考满分作文。以下是对该作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发现与担忧:驴友偶然发现了清幽的小村,既喜于繁华野草间仍有这样的净土,又忧于小村可能因外人侵扰而变质。作者担心这些静谧的古村会逐渐消失,成为遥远的历史记忆。文化绝响的忧虑:作者借用余秋雨对魏晋风流、那么,保护古村落作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以传统村落为话题写议论文

远看红砖白石、燕尾脊成片,古建群排列井然有序;近看雕梁画栋、墙上雕刻题材丰富,雕饰技艺精湛……“东亚文化之都”福建泉州的后龙镇土坑村洋溢着浓郁的闽南风,置身这一延续几百年的古村落,依稀可见昔日的繁荣和昌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在中国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中,土坑村榜上有名。近日,笔者走进了这一较完整反映相关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古村落。

土坑村历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据载,当时福建莆田贵族刘宗孔因避“靖难之变”,携眷至此定居下来,明朝永乐至清代乾隆年间,刘氏后代以祖祠为中心,南北两侧分四排而筑,共建40多座古大厝,形成绵延数百米长的壮观古厝群。

历经数百年发展,土坑村古民居建筑群落现占地26860平方米,尚存明清建筑27座,包含民居、祠堂、宫庙和书院等。

穿梭在古村落里,4座建筑为完整的三进五开间,其余均为二进三开间,建筑样式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式或卷棚屋顶,座座屋脊高翘,雕塑种类繁多,图案古朴,令人目不暇接。

古厝大门侧、屋脊上,大大小小的石狮子或蹲、或立、或倒卧,镌刻着精致花纹的石柱、石鼓和石花架等石具,随处可见;古厝内,放置着古代陶瓷大缸、铜铸小盆和木制坐垫,独具闽南建筑风情。

保护传统村落作文800字高中

东漓古村作文五百字如下:

东漓古村,位于广西省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潮田河畔,距离桂林市区19公里。是活态的漓江传统文化艺术乡村,是桂林人记忆深处的家乡。这里拥有漓江流域灿烂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民间技艺,还有独具魅力的原生态的桂北古民居。

古村入口,是一面照壁,刻着陶渊明的《饮酒》诗。

古村的建筑,是建造师们在对桂林地区,特别是湘桂古商道和漓江沿岸的古村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并仔细研究了重点村落的人文历史和建筑形式以及生活状态后仿旧复建的。

古村建筑使用的砖、瓦、门窗和飞檐翘角马头墙,皆为古物还原。仿佛在时光的打磨下,依然流淌着古风古意,让游人如同穿越到明清时代的质朴田园。

穿越到古村的游人,最喜欢体验村里的生活礼制与桂北婚俗文化,游客在导游的引领下,披挂大红花,扮演新郎以秤杆揭开新娘盖头。

掀盖头动作分为三下,“一看嘴、二看眉、三看全”,“新郎”按导游发出的口令一下一下地揭开红盖头,美丽的“新娘子”在微笑,围观的众人在欢笑,“新郎”在傻笑,那一刻的场景,会变成游人记忆里最快乐的欢笑……

古村最具特色的职业便是传统手工造物了,匠人们或打铁、或木作榫卯、或编草麻、或榨油、或织布、或扎染、或制食……工作场景一一铺展开来。

古村落文化作文素材

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距今已有700余历史。

徽派建筑风格的古色古屋遍布全村,古砖雕工艺之精美,古建筑保护之完整,令专家学者、游客叹为观止。

据有关专家考证中国最漂亮的砖雕民居,银娘故里----中国十大美女之乡----寺平古村。

寺平古厅堂众多,全村以七星伴月构建, 原有厅堂24座,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厅堂还有8座,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古民宅2.2万多平方米。

这些明清古建筑,因受徽派建筑风格的影响,每座古建筑的门面上都镶嵌着数以千计的砖雕,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寺平村依托古建筑古文化创建农家乐休闲旅游,近几年来,已接待了国内外游客达数十多万人次。

现有床位110多个,拥有三家大型农家乐餐馆,同时容纳500人用餐,农家菜有野味、有机鱼、土鸡、野菜等同时在这里你可以品尝汤溪的特色菜:油而不腻香脆可口葱花肉;做法考究地道的汤溪名菜----烂咸菜滚豆腐,寺平村现有中国首个的农村油画艺术馆,同时现拥有浙江省农村最豪华的大型停车场,拥有80个停车位。

在游玩寺平古村落后您还可以带上寺平的菜籽油、甘薯以亲朋好友品尝。

寺平村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取得了 *** 部门的好评,多次被相关部门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农家乐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2007浙江美丽乡村”“浙江省文化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古村落开发与保护发言稿

2005年,抚州市“临川文化”遗产调研组在乐安县湖坪乡湖坪村,发现一处融山村风光、古色文化为一体的明清古村建筑群。据悉,这是乐安继“千古一村”流坑之后发现的又一古村。

走近湖坪村,很容易将其与“千古一村”流坑作一番比较。湖坪与流坑接壤,同在一条交通线上,距流坑仅17公里。和流坑一样,湖坪村也是有一千多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人口达12000余人,明、清古建筑比比皆是,是集乡村风光、文物古迹和红色遗迹于一身的村落。村外青山环抱,村中溪水潺潺,幽长的鹅卵石小径与长条石铺成的小巷连着村内数十栋明清古建筑,其中有名称的祠堂34座、书院2座、门坊11座。远处望去,高耸的马头墙跌宕起伏,比比皆是,显然是继承了徽派的建筑风格。细处看来,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随处可见,梁坊、雀替、门窗形状各异,图案种类繁多,雕工细腻精致。房屋内,匾额、楹联众多,曾国藩、左宗棠等名人题记也赫然在目。

与流坑不同的是,湖坪村是一块保护完好的红色旅游资源重地,70多年前,中央红军红一、三、五军团在湖坪村进行过整编。气势恢弘的湖坪大祠堂,红军将领彭德怀、萧克、江渭汉、张震等就曾在那里居住过。湖坪大祠堂如今保护完整,而流坑的大宗祠却被军阀付之一炬。

古代村落的议论文800字作文

悠悠中华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顺化等地的代表也悉数到场,为论坛带来了更多的声音。

让我们借着专家的智慧,试着寻找延续这些传统文化的良方。

在“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上,浙江西塘、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顺化等地代表的经验发言也为其他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江西婺源——文脉的延续

婺源的乡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冯骥才对婺源也是赞不绝口,“色彩太漂亮了!青砖、灰瓦、白墙、翠绿的竹林、金色的菜花、蓝色的山野、红色的霞光,简直像一幅画。”

婺源县 *** 根据各村落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不同的保护方式。包括景区式、博物馆式、分区保护式和原始生态式。

为了增强古村落的生命力,该县还专门成立“婺源文化研究会”,研究会下设茶文化、民俗文化、古建文化、徽商文化、民艺文化和民间故事等9个分会,负责对全县民间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挖掘整理。

今年,婺源傩舞、婺源徽剧、婺源徽州三雕、婺源歙砚制作技艺等4项民间艺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榆次后沟古村——民居博物馆

后沟古村以古朴的农耕文化、精美的建筑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生态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

以上就是保护古村落作文的全部内容,我曾经参观过我国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以及台湾凤仪书院、龙山寺、安平古堡、东便门、双慈亭、打狗领事馆、台南孔庙。位在凤山区的双慈亭让我印象深刻,双慈亭的旁边是一间邮局,附近还有各式各样的店家和让人闻香下马的小吃摊。双慈亭的外观看起来古色古香,飞檐上的神像和吉祥动物刻得十分精致,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