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月三的作文?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歌节,又称三月歌圩。广西以其丰富的民歌文化著称,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庆祝这个节日,有的地方庆祝活动会持续二三天。歌节通常在峒场坡地举行,人们用竹子和布匹搭建歌棚,迎接来自外村的歌手。参加者主要是未婚的男女青年,那么,广西三月三的作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广西三月三(一)
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歌节,又称三月歌圩。广西以其丰富的民歌文化著称,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庆祝这个节日,有的地方庆祝活动会持续二三天。歌节通常在峒场坡地举行,人们用竹子和布匹搭建歌棚,迎接来自外村的歌手。参加者主要是未婚的男女青年,而老人和小孩则作为观众来享受节日的乐趣。在歌圩场的四周,摊贩云集,形成热闹的市场。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地都是著名的歌圩场所。在这一天,人们通过赛歌、对歌来娱乐,男女青年通过互赠信物来表达情感。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广西三月三(二)
壮族的节日充满了奇风异彩,多数是以村寨或家庭为中心的。其中,最为广泛交际、规模跨州过县、能够牵动所有人的节庆,就数三月三的歌墟了。壮族人以能歌善舞著称,他们通过歌曲来讲述故事、表达情感、发泄情绪,这种以歌会友、赛歌选贤能、以歌传情择偶、赛歌择婿的风俗逐渐形成了“歌墟”这种以歌为主的节日盛会。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壮乡处处成了歌的海洋。人们盛装打扮,带着节前准备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先去祭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赐予歌才。
【篇一】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400字
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亦称为“歌圩节”。这一天,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堂,共庆这个盛大的节日。歌圩是壮族人民的欢聚之地,也被称为“窝埠坡”和“双龙洞”,是节日活动的中心。
在这个节日里,参与者可达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现场热闹非凡,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构建了一个纯粹的歌的世界。歌圩上搭建彩棚,摆放歌台,还有抛彩球的环节,所有活动都充满了乐趣和喜庆。
男女青年成群结队,相互对唱山歌。男青年通常先唱“游览歌”,以观察和选择合适的对手。当遇到心仪的对象时,他们会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如果得到女方的同意,他们就会相互了解,并唱起“爱慕歌”和“交情歌”。在歌圩上,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们用彩蛋碰触姑娘们的彩蛋,这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另一种方式。
除了对歌和碰蛋,歌圩上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和武术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整个山乡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
【篇二】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400字
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又被称为歌圩节,是壮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之一。这个节日不仅是唱歌跳舞的场合,还是青年男女相互认识、表达爱意的平台。
壮家人庆祝三月三,这个节日源于他们所处的低海拔地区,气候炎热,而农历三月的春耕时节,正是风和日丽、气候宜人的时候。村民们会趁这个机会举行聚会,唱山歌、撑竹筏、泼水嬉戏,享受节日的热闹。关于三月三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富有的壮家人员外,他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已嫁给了富有的人家,只有小女儿丽妹还未出嫁。丽妹聪明伶俐,能诗善歌,经常帮助穷人。虽然有很多人追求她,但她都拒绝了。她早已心有所属,那就是村里的贫穷青年阿强。阿强虽然家境贫寒,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也很有才华。他们两人相爱了。然而,员外夫妇不同意他们的婚事。丽妹决定与阿强私奔,但被员外的家丁抓回。丽妹绝望之下,选择了自杀。阿强得知后,也选择了自杀。他们的故事发生在农历三月三。村民们为他们感到悲伤,用山歌来歌颂他们的爱情。从那时起,每年三月三,人们都会蒸糯米饭,带上食物,去为他们扫墓,同时唱歌庆祝,形成了壮乡的传统节日。
【篇一】壮乡的水土孕育了独特的壮族文化,“三月三”歌节便是其中最绚烂的一朵奇葩。每到这个时节,方圆数十里的青年男女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汇聚一堂,参与的群众可达数千人,甚至上万人,让整个壮乡成为歌声的海洋。“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对歌更是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被称为“歌圩”或“歌节”。在壮语中,“窝墩”和“窝岩”是歌圩的别称,意味着人们可以在野外自由地欢聚娱乐。关于歌圩的起源,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从前,有一位擅长歌唱的壮族老艺人,他的女儿也继承了他的音乐天赋。为了挑选一位歌艺出众的女婿,老艺人举办了一场赛歌会。从此,定期举行的歌圩活动便流传了下来。古代文献中,对歌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宋代。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提及,壮族人民在歌圩上“迭相歌和,含情凄婉”,他们的歌声充满了情感,且每一首歌都是即兴创作,独具匠心。明代时,歌圩已发展成为在固定地点举行的盛会。壮族歌圩规模大小不一,各地习俗也有所不同,但最为隆重的当属农历三月三。届时,人们搭建彩棚,布置歌台,通过抛彩球和选偶的方式,展现了独特的风情。
【篇二】我成长的故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这里是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故乡保留了许多传统习俗,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三月三”歌圩节。
三月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三月三主题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作文一:壮族的三月三**
我的家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这里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我想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节”。在我国,三月三被认为是皇帝的诞辰,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自魏晋以来,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并一直延续至今。
壮族的三月三是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也被称为歌仙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也会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可达数万人。我们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在三月三来扫墓,通常会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壮歌”,是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的狩猎呐喊。真正意义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我们壮族以“善歌”著称,有“歌海”盛誉。
以上就是广西三月三的作文的全部内容,”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记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者。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