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预习 “心灵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主动收集相关素材 二、教学步骤 1、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作文有哪几篇是成功的,在写这些作文时是不是动了感情。由此引入这一次的话题。 2、那么,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根据实际需求编写自己的教案是每一个教师的共同工作,同时自己写的才是最合适自己的。但如果不会写的话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范文,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通用高中语文教案范文大全(个人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通用高中语文教案范文大全(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同类诗歌语言艺术现象。
3.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则是谈中国诗歌语言艺术具有暗示性的重要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想:
课前学生要充分自主预习,能借助段落的中心句,把握主要自然段的大意。使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师生一起欣赏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屏幕显示):广阔的苍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绝世的舞蹈。然后,一个“雁字”,接着一个“雁字”。
话题作文拟题技巧公开课教案
题好一半文
——话题作文拟题技巧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及能力目标:
1、学习并掌握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能将大话题化小拟题。
2、培养学生的审题速度。
3、提高学生的拟题质量。
(二)德育目标:
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
教学难点:明确拟题要求,掌握拟题方法。
教法及学法指导:
教法:引导点拨法 学法:讲练结合
课型及课时:
课型:写作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话题作文在中考作文中,1999年是千呼万唤使出来,2000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近几年是千树万树梨花开。面临这势不可当的话题作文的巨浪迎面扑来,同学们在写作中又该如何对待呢?
二、作文拟题的五个要求:
1、标题范围要小,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落俗套。
《我不是个好儿子》教案第一篇
一、文本内容
本文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的三单元的一篇必修课文。他是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感怀亲情的叙事散文。作家在文中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用朴实的语言叙说了母亲的生活琐事,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抒情,但是读来却能感到作者的深情。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对儿子的爱出于一种纯粹的天性和直觉。而正是这种自然的爱,深深地打动了作者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
(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文中真情,品味作者写作的意图。
2、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能对作者的感情有所感悟,使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升华。
(二) 确立目标的依据
1、本文虽然是必修课文,但是语言通俗易懂,感情深沉而浓厚。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揣摩作者的意图,通过联系自身,体验人物的情感经历,即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与社会接轨,进而品味亲情。这是语文人文性的基本要求。
2、文章主题和思想一目了然,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自觉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有所体会、感悟浓厚的至爱亲情。通过对具体细微内容的讨论和思考,使学生产生一个至爱亲情的空间;鼓励学生交流个人的情感故事和感悟,通过课外迁移阅读,将其对亲情的理解升华到更高层次,在语文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文指导 --- 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作文指导 --- 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000-10-23 → 手机版
李升平
教学目标 :
1.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
教学重点 :目标 1 、 2
教学难点 :目标 2
教学用具 :幻灯片
一.写前准备 :( 10` )
1 .先请学生阅读P 20-121 的材料,读究的,抽查两三个学生回答:这则材料告诉了我们
A :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文章?B :我们写作中易犯的毛病是什么?然后师生共译,最后 师明确归纳.幻灯》板 :写好文章:A1 :所选的材料能充分为中心服务.A2 :动笔别要进行:" 材料 -- 中心 -- 材料 " 的反笔思考.A3 :中心意思确立后,往往还需要进行多方面思考.A4 :最好列一个作提纲,确定重点、详略,顺序.
B:易犯毛病:漫无中心,不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请一个学生朗读P122-P133中《手》一文其它学生听、默读.然后,请几名学生(两三名)指出这篇俄文在中心意思与材料面的毛病.师生共,教师明确.(幻灯)
板书:《手》:中心表现外婆的勤劳无私的奉献.
(或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 材料( (1) 外公的一些事(无关) (2) 外婆的手的外表描写(无关) (3) 外婆做饭,做线 (4) 送我和妈妈回家(无关)
(5) 外婆的信.(无关)
二:学习知识 :请学生结合《我的老师》一文 (2`)
将其中心意思与材及文章结构列出来,然后师生共译,教师明确.(因为该文是课本中学过的课文所以老师可不需板书)
三:应用知识
:请学生阅读P123-P125《表钟小记》例文,请学生写出其中心意思,材料,然后列出其提纲教师抽查两位学生的完成情况.师生共译,教师明确、板书:《表钟小记》(10`)
中心:社会主义祖国随着时代分断地前进
①开头
材料:1.爷爷时代不知钟表、
②表座谈钟一事
①双铃闹钟娱我上学
2.几代国产表的更新:②半导体表的崭新表现祖国在不断前进
③手表的小玲珑
3.结束语、点明主题.,(祖国在不段前进)
四:创新知识
:请学生选择下列参考题目中的其中之一.然后,写出其中心、材料、照后列出提纲、教师抽查三位同学读出其中心与提纲,师生共评、教师明确归纳,再次考调:写作文一定要围绕中心意思来选择材料、尽量写出好文章应用好祖国(如果学生在列提纲过程中确有困难,教师可列个提纲示范)( 20` )
五:布置作业 :从P123页中的参考题目中挑选一个作文题,根据现在这堂课所列提纲写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是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写好作文,第二课堂时完成.(3`)
六:板书设计 钟 一:中心___________
表 1:__________
小 二::材料 2:__________
记 与提纲 3:____________
为了让教学活动更顺利和有效,老师们在上课前通常会写教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高中语文教案万能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高中语文教案万能模板(一)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讨论”这种口头交际活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意义及作用。
2.借助情境理解“讨论”这一语文活动中应培养的主要的语文能力 。
3.通过讨论演练体会“讨论”中的角色任务,练习有效地讨论。
4.在讨论活动中, 提升对生活的认识, 促进德能共长。
教学重点
1.认识“讨论”的意义在于交流、分享信息,达成共识,建构新意,提高认识。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3.能否把握“讨论” 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地观点,提高合作意识,是“讨论”学习的评价标准。
教学思路
“讨论”的理性认识——“讨论”的策略把握——“讨论”的能力训练。
主要教学方法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以上就是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的全部内容,《我不是个好儿子》教案第一篇 一、文本内容 本文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的三单元的一篇必修课文。他是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感怀亲情的叙事散文。作家在文中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用朴实的语言叙说了母亲的生活琐事,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抒情,但是读来却能感到作者的深情。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