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作文?作文一: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美丽的草原——蒙古族的家 “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古代民歌描绘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如今已家喻户晓。站在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脚踏无边的绿色,眼前的牛羊和骏马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梦中的天堂。蒙古包,蒙古族的流动之家,搭建简易,结构独特。那么,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作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祖鲁节
祖鲁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节日庆祝活动。它是由佛教点灯仪式演变而来的宗教节日。新疆卫拉特蒙古比较重视这一节日,认为过了祖鲁节,每个人都会年长一岁。
察哈尔蒙古的佛灯节与卫拉特蒙古部的还有区别。在察哈尔地区,灯盏是把莜面用放了砂糖的奶水搅起来捏成的,把芨芨草棍上缠上新棉花,插进每盏灯里作为灯芯。再用黄油一盏一盏灌满。以家庭为单位,每家至少也捏几百盏,家富的捏几千盏,都一圈一圈摆在铜盘或木盘里。晚上星宿全了以后,把佛灯搬出来,从佛包开始,居室、凉房、羊圈、羔棚,都要摆上。每人手拈一柱燃着的黄香,在长者的带领下,用它把所有的佛灯一起点燃。顿时浩特灯火通明,倘若佛祖居住的灵界般金碧辉煌。接着大伙都集中到一个大户人家,围绕火撑子坐个圆圈念玛尼经。再炖上一锅鲜美的羊肉。一圈玛尼经念完了,锅里的羊肉也煮熟了。大家一起分享这佛祖赐予的神食。吃喝以毕,各自回家睡觉。
巴林蒙古族在这天要做一种叫“蒙利森巴达”的点心,做法是将炒米碾成碎米,用黄油炒后加入红糖,在“琶纳”(做奶豆腐的模子)内压成硬块,然后按四方形和三角形切开,互相送礼。在大人们念玛尼时,孩子们在有灯的地方跑来跑去,追逐嬉戏,玩得十分开心。
我可以告诉你,不过如果是老师布置的作业的话,我希望你不要完全抄,可以模仿一下。
蒙古族的“马奶节”
今年八月中旬,二伯到新疆出差,九月回来时,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营养补脑的核桃和美味的大枣,而且还给我们看了许多美丽的风景照。
这天,我问二伯:“二伯二伯,你到新疆时有没有刚好碰上什么传统节日?”
“听你这么一说,”二伯微微思索了一下,说道,“好像还真有一个节日。”
我缠着二伯要他说,他只得乖乖地说道:“好啦,我跟你说啦,是蒙古族的‘马奶节’。”
“‘马奶节’?”我疑惑地问道。
二伯看着我,耐心地解释起来。
在每年的农历八月末,蒙古族要举行为期一天的马奶节。马奶节,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牧民们为了祝愿健康、幸福、吉祥,所以以洁白的马奶来命名这一节日。
这天清晨,牧民们身着盛装,带着马奶酒,骑马或者乘车汇集到达传统地点,杀羊宰牛。太阳升起时赛马,然后喝马奶酒,并且还要说一些祝福的话语。人们在马头琴声中吟诗唱歌,尽情欢乐,直至夜晚。
二伯说完了,我还意犹未尽,心里想着:什么时候,我也去新疆玩玩!
这就是蒙古族的马奶节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到了明年,我们一起去蒙古族过马奶节吧!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的风俗习惯充满了民族特色和生活智慧。以下是对蒙古族风俗的作文内容进行修改和润色后的段落:
作文一: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美丽的草原——蒙古族的家
“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古代民歌描绘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如今已家喻户晓。站在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脚踏无边的绿色,眼前的牛羊和骏马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梦中的天堂。
蒙古包,蒙古族的流动之家,搭建简易,结构独特。它由陶脑、乌泥和哈那构成,外覆羊毛毡,既保暖又轻便。夏季,蒙古人还会举办热闹的那达慕大会,这是他们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此交易牛羊,庆祝生活,同时欣赏到摔跤、赛马等蒙古族特色活动。
蒙古族的服饰简洁大方,色彩各有寓意。白色象征纯洁,多在节日穿用;蓝色代表忠诚坚定;红色则象征热情开朗,是最常见的颜色;黄色只有活佛和王亲可以使用,彰显尊贵。他们的腰间常系着宽大的腰带,既实用又具有民族特色。
牛马和羊群不仅是牧民生活的保障,也是草原上的一道风景。绿色的草原因它们而更加生机勃勃。蒙古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传统节日中得以体现和传承。
作文二:我爱蒙古族
我特别钟爱蒙古族,因为我体内流淌的是蒙古族的血液。
在我国有许多的节日,而不同的民族则有不同的节日。
在蒙古族,有一项历史悠久的节日──那达慕节。“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大型那达慕,摔跤选手为512名,骏马300匹左右,会期7~10天。无论哪一个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均可报名参加。它的前身是“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那达慕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举行那达慕时,人们都高声欢呼,欢迎英雄出场。热闹极了!人们都欢呼着:观众们大声为选手打气助威。这比赛不是比赛,而是各家的交流大会呀!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引人注意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点: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就定胜负。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蒙古族自古以来,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他们最崇尚的是白色,故称春节为白节。与国内其它民族一样,生活在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也十分注重过春节。但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和客观环境的不同,蒙古族过春节,草原游牧文化特色十分浓厚。 白月是蒙古族一年一度最为隆重而盛大的节日。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此作了非常详细的描。 蒙古族人在白月时要把蒙古包顶换成白色,如果此时再下一场大雪的话,这个白月就显得更加吉祥,寓意来年五谷丰登。 白月的第一天是新疆蒙古族群众最重要的节日。 在这一天,全家要在门外向日出的方向磕头、拜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揣着美食,来到敖包前将供品掷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 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全家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拜祖先,然后晚辈向长辈依次献哈达、敬酒、礼拜。
以上就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作文的全部内容,“马奶节?”我对这个节日感到困惑。二伯耐心地为我解释,蒙古族每年农历八月末会举行一天的“马奶节”,这是他们的传统节日,以饮用马奶酒为主题,主要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流行。这个节日是收获季节的庆祝,牧民们为了祈求健康、幸福和吉祥,用纯净的马奶来命名这个节日。在马奶节当天,牧民们身着节日盛装,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